找到相关内容3585篇,用时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说决定毗尼经略疏(1)

    能堪任恒以正勤拔济众生。”  贤德菩萨言:我能堪忍究竟断除众生苦恼。  此善意地之愿。清净明达一切善根,所谓慈舍慧,一切功德本。慈能治嗔,舍能治贪,慧能治痴。由三善根,行十善道,起回无量心,普覆一切,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54665305.html
  • 即心即佛与非心非佛思想的关系

    来源可追溯到六祖的"三十六对法"。[18]但百丈对之又有所发展:除了在形式上规定教育方法外,还结合佛教三乘境界进行有针对性的施教,进一步深化和系统化了慧能以来的禅学方法论。以后的禅师使用的教法基本上...

    邱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61965341.html
  • 江浙佛教对斋教的冲击

    二亿。共称之曰世尊,其教名为释教,递传至二十八代菩提多那尊者,改号达摩。自西东来,是为初祖。在梁武帝大通元年时,传授神光为二祖。神光传普庵为三祖,普庵传曹洞为四祖,曹洞传黄梅为五祖,黄梅传慧能为六祖。...

    阚正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65465377.html
  • 天台宗山家派本如神照及其直传弟子

    天台宗山家派本如神照及其直传弟子  黄夏年  中国佛教到了隋唐盛世,进入了一个大发展的时期,天台、三论、慈恩、律宗、华严宗、禅宗、密宗、净土宗等宗派的相继成立。主要由国家主持的译经事业,成绩可观。当时印度大乘佛教的精华,基本上已介绍过来了。中国僧人致力于对佛经的注疏与解说,撰写了不少的经论及经录,如禅宗六祖慧能口述的《坛经》,就是被中国佛教徒认可的唯一的一部以“经”命名的中国佛典。与此同时,佛教...

    黄夏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95265539.html
  • 唐代的宦官与佛教

    敕令中使却往传  诏取禅师。  司空山本净是六祖慧能的弟子。这段记载表明,新兴起的禅宗在宦官中也争取到忠实信徒,其在朝廷得以迅速传播,宦官显然也起了推动作用。  在肃、代二朝执政弄权的李辅国是历史上...

    孙昌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00565555.html
  • 唐代的文人与佛教

    ,在其中坐禅的禅师,即未必为禅宗。南宗禅亦不以坐为主。早期禅法均强调坐,道信《人道安心要方便门》就以坐禅为人门;弘忍《修心要论》也说:“端坐正身,闭目合口,Jb平观,随意远近,做一日想守之”。慧能则...

    龚鹏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00665556.html
  • 论《坛经》的禅学思想与实践

    的革新,而且影响到其它思想文化领域,成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不可不读的重要典籍。  惠能(638--713),又作慧能,俗姓卢。先世是范阳(今北京市西南)人,其父贬官至岭南新州(今广东省新兴县东),...

    吴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21565735.html
  • 佛教医学的特色

    慧能审,故虑体是慧。定有净用及生慧虑,故名净虑。约略相当于儒家《大学》中定而后能净,净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虑,虑而后能得”之意。禅定又称止观。止即指定,所谓心一境性之意,即人的心念持久地...

    不详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74766031.html
  • 宗教意识的链接与文学的选择 ——对中国现代文学传统的一种解读

    献身热诚和小资产阶级的自尊心。”[24]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我们思索,一个是作品始终没有让觉慧能够当面面对鸣凤的希冀,一个是作品为觉慧决定放弃鸣凤所找到的理由。不当面面对鸣凤的希冀,减轻了觉慧选择的“...

    袁国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02166200.html
  • 从修止观到说止观--天台智者大师创建止观学说的过程

    这种教外别传的禅法,直到慧能以后才在中国得到广泛流行。  当时崛起于北方,并与僧稠、达摩二系鼎足而三的,是慧文创建的大乘实相禅,它结束了小乘禅法与大乘理论杂糅的局面,使大乘的禅与智真正结为一体。道宣在《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15466276.html